close

開始將閱讀的素材從課本轉移成課外書是大一上開始的事情,
很幸運地,那時候巧遇的幾本書都相當合我胃口,
即使到現在,我都還會豎起大拇指說:嗯,這幾本書很好看。

其中的一本,就是赫赫有名的台北人。
不過這本書我一直沒看完,原因很多,毅力不佳是一個;
另一個則是因為當時為了要專心看小說,
常常跑到宿舍地下室的K書中心之類的地方去,
同學看到我往地下室走,往往就會揶揄幾句:好認真,要去念書喔。
如果我說:沒有啦,我是要去下面看小說。
基本上沒有人會相信,而我如果再多做解釋也顯得多餘,
於是後來就比較少下去了,要不就要偷偷摸摸的。

這次期中考前,如同我先前說的:
念了一會兒書,便覺得自己靈性盡失,非得補充一點不可;
於是為了順應比較短暫的閱讀時間,當時我隨意從架上拿起的,
便是由十四則短篇小說構成的中文經典台北人。

讀著讀著,一天讀到「沾著幾分山水的靈氣
不禁驚喜萬分,直要跳起來大喊。
那幾個字我相當欣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深深地印在我腦海中了。
如今找到源頭,興奮之情可想而知。
之所以相當欣賞,則是因為這句話用來形容宜蘭人,可說是萬分的貼切。
不少要填上自我介紹的地方,我常寫下:沾著山水靈氣成長的少年(之類的)
我這樣寫,其實搞笑成分居多,但有時候卻有人會誤以為我文采不賴,
在這裡說清楚,沒有,一切都要多虧白先勇爺爺。謝謝了。

遇到佳句,找張紙抄下來,這樣的習慣大概從高三下開始養成吧。
那時候急著要拯救自己不知所云的作文,
想說一篇文章要是能出現個兩行佳句,應該能多少掙得一點分數。
所以就開始抄佳句,然後找零星的空檔努力把它記下來。
不過現在想起來,那時候我的做法感覺有點像清末不明就裡胡亂引進德先生和賽先生的結果。
我手邊有我當時抄的東西,而我也依稀記得,最莫名的是:
我不願如衰老的馬匹般死去。
這句我抄在單字卡上的時候被國廷看見,他簡直要笑翻了,
他實在不敢相信這樣也可以被我拿來當作佳句。
當時是很不服氣,我覺得比喻得還不錯啊,
不過現在倒也要對當時的自己嗤之以鼻了:
怎麼連佳句都不會挑選呢?

所以最後這邊和大家分享幾則我近來蒐集的佳句,
藉以證明我的品味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有隨之稍稍提升。

或許是遠岫含煙,或許是新秧翻綠世界是如此富豔難踪,而我是那個在一瞥間得以窺伺大千的人。  張曉風《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通過時間之流漂洗留下的人事,常染著一股素馨,像桂花。  簡媜《下午茶》

寂寂青山,千家幡飛,清明節是一個適合追想與沉默的日子。遠處的鞭炮聲與墓前的鮮花,似乎都帶著一些潮溼、一些寂寞。  徐國能《煮字為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hnn90702 的頭像
    johnn90702

    johnn90702的部落格

    johnn907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