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早餐,一邊吃,一邊有人在說這幅字好、這幅畫好,努力吸引吃早餐的遊客購買。可惜大家都把它當表演看而已。
之後,我們坐了整整五個小時的車,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看這個聲名遠播的「懸空寺」。
不管是近看或是遠看,都覺得這寺也太壯觀了點。想到等等要上去遊覽,就覺得腳底有點發癢。
懸空寺的下方有個大石頭,上面寫了「壯觀」兩字,是大詩人李白的墨寶。並且寫下〈夜宿山寺〉,「危樓高千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來抒發自己內心激動的情緒,但還不夠,於是他又在壯觀二字的旁邊點了一點,意味著比壯觀還要壯觀。明代的徐霞客也來過這裡。
我有上去遊覽,不過真的蠻高,加上地板、木頭危危顫顫的,讓我走起來真是腳底發毛,深怕一個不小心就這麼摔下去,因此就沒有拿出相機來減少自己的平衡感了。

之後上了車,又搖了三個小時,才到了這處聞名的景點。國中的時候,我曾經聽過她的名字—雲岡石窟。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只覺得灰樸樸的,不曉得為什麼有名。

就連真正面對面的時候,都覺得外觀挺不起眼的。外頭據說原本是有屋簷的,只是年久失修,就成了現在這個模樣。也是該這個樣子,因為已經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
看來不顯眼的外表,裡頭卻是大有可觀。看著看著,內心總不自覺地變得平靜、肅穆起來。
空的地方是被該死的日本人敲下來帶走的。
請想像照片裡的佛像有五層樓高,實體是很令人震懾的。
這張也蠻有味道的。
為什麼類似的照片要放兩張呢,因為我覺得自己看起來有點陽光,哈哈哈!
這張也是在雲岡石窟裡照的。不要看那個石頭上的字好像不怎樣,那可是大作家余秋雨的題字,蠻酷的,剛好此行我也有攜帶他寫的《文化苦旅》,只差沒有拿出來一起合影了。
話說來雲岡石窟之前,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期待。因為我記得小時候不知道到大陸哪個地方觀光的時候,也有參觀過一個石窟,然後有很多石刻的佛像。心裡想說:就算是三大石窟,也就是很多佛像罷了。但在往雲岡石窟的車上時,導遊仔細地講解了雲岡石窟的歷史和特色。讓我了解雲岡石窟裡的每一窟其實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故事,好比說早期的幾窟因為佛教剛傳入中國,所以裡面的佛像穿的都是露出一肩的袈裟;後來的幾窟,由於佛教漸漸漢化,才出現了不露肩的袈裟。諸如此類的東西很多。
這是雲岡石窟裡的廁所。我並沒有無聊到連廁所都要拍照,我只是好奇中文、英文、日文以外的那第四種文字是哪國語言,照一下回家查證而已。剛剛確認過後發現是法文,讓我挺傷心的。當時我滿心期盼地認定是西班牙語。
這是當天的晚餐,也是捷至目前為止我最滿意的一餐。就可惜沒有沙茶醬,去韓國的時候吃火鍋也沒有沙茶醬;所以我想以後出國沙茶醬也是一個可以考慮放進行李箱的東西,重要性可能不亞於一些用不到的奇怪藥品。
那天進飯店休息之後,爸爸要我和他一起到附近散散步,我也就跟著去了。走了好遠,完全沒有目的地亂走,當我差不多想告訴爸爸我累了要先回去的時候,爸爸突然看著遠方然後說:「啊,終於找到了!」原來爸爸的目的就是要買水果…
當時真是讓我有點悶,因為我比較想待在飯店休息。
爸爸買了好多好多水果,總共是十個桃子和十九個李子。可我們才兩個人!真是誇張了點。不過也還好,總共是九塊錢人民幣,差不多是40塊錢台幣吧。挺喜歡到大陸觀光就是這樣,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嘗一下當闊少的感覺。
由於後一天要赴內蒙古的大草原,導遊預告伙食和住宿會比山西差點,於是挑食的我擔心自己到時候正餐有挨餓的可能,便在回飯店路上的雜貨店買了一些餅乾。在山西的雜貨店裡,我竟然看見一個熟悉的品牌—旺旺,這不是自宜蘭發跡的優秀企業嗎!於是我毫不考慮就拿了結帳,給自己的評語是:真是個宜蘭人!
回飯店的路上我也看到當地的網咖,就是上面那個模樣。
另外也經過了當地的書店,在裡面我很開心地看到了三毛的作品,不過我沒有買就是了。
盥洗後在房間吃了一些桃子,蠻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