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聯合文學辦的文學營。去之前,跟別人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總有點畏畏縮縮。除了怕別人無法理解,更怕的是對我萌生:自以為文藝青年,此類的想法,想來就令人不寒而慄。
去了之後發現北醫竟有六個人,或許還更多。首先是硬拖我一起參加的王昇富,然後是巴士上巧遇的室友陳敬左,961一個學弟一個學妹,然後還有一個好像是公衛系的學妹。
我的散文班導師是劉克襄,他兒子和我同班,而且還很酷。很久以前曾經聽過他演講,講什麼早忘了,隱隱約約好像有些鐵道的身影?這次的營隊有比較深的認識,很有見識,表達也很明暢(不過講著講著會一直歪著頭眨眼睛),就可惜我《11元的鐵道旅行》放在台北沒能給他簽名。
有趣的是第一天老師竟然要我們五十多個人一一自我介紹,我的介紹還是把李世民扯進來的那套,不過最後多加了兩個北醫的學長侯文詠和陳克華。話畢,掌聲如雷。
導師課和有錢企業家不算的話,總共有七堂演講。太吸引我或者太不吸引我的緣故,有時候我會跑去別班聽課,但有幾次還蠻讓我失望的。印象最深的是興沖沖跑到網路文學組聽一個寫小說的講課,講半天只聽到他說人生就像是玩大怒神,什麼上去再下來之類的,另外是說自己高中多壞多壞。
幾個作家講一些跟講題無關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最後時間快到了,就說一些嗯我們寫作的素材就是要從生活中去找啊之類的。不得不說如果是要聽這種空洞內容加上如此結論的話,不如請我去講課就好了…
簡媜也很誇張,去年另一個文學營聽了她的演講,今年仍舊有一場。沒想到,講的東西竟然幾乎一模一樣,因為極度相似所以我聽得很火大便開始練字,所以沒有辦法確定到底是九成一樣還是九成五一樣。大作家欸,怎麼可以這樣。
上述言論是有些偏激,不過表現好的作家還是多數,只是大家去文學營去聽自己喜歡或久仰大名的作家演講,不是要聽一些不著邊際的故事,主要可能是想要聽一聽譬如散文家對於散文創作的想法,自身的創作經驗,或者是給有志者的一些建議。以後每個作家講完課應該可以來個教學評鑑,太好混了嘛。
其中一個晚上聽了雲門舞集舞者的講解和分享,並且看了一些《行草三部曲》的影片,似乎自己對於用肢體來表達中國雅緻的書法藝術似乎也有了一點感覺;沒想到隔天一個作家就激動地說林懷民根本什麼都不是。姑且不論誰對誰錯,因為我也不懂,不過這之中巨大的反差讓我覺得非常有趣。而且那個老師很喜歡用吃飯比較快來下結論,例如:「你以為看幾本書聽了幾場演講之後就很有文學素養了嗎,吃飯比較快啦!」
文學營現場有很多五折書,還有少部分七折的新書,讓我買得很爽,值得鼓勵。另外還遇到去年INK文學營的室友,嚇到我了。
這次三個室友,一個是王昇富,另外兩個自我知道他們年紀都比我小之後,就沒什麼在客氣了。
另外,風雨交加算是有點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