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組頭有一些好玩的地方,比如說在組頭的話那邊打一些五四三,然後就會被影印152份,大家還會乖乖來領(雖說不全然是為了組頭的話那部分),錢還是同學們老早就掏出交過來的。
放笑話也是一樣,即便老梗到像友共筆(此詞改自友台)裡面放的:「一顆心多少錢?一億,因為一心一意。」大家還是會不吭一聲地買單。好運的話,曾經有一個人拍著鄧藍暄的肩,然後說:「禮制鍾放的笑話都蠻好笑的耶!」然後我便為此高興了好多天。
而最讓我害怕的不是別的,就是審稿。或許有人會說:「胚胎不是都已經有初審和複審,都審過兩次了你應該不用再審了吧?!」我很希望可以回給這樣的問題一個肯定、正向的答案,但我沒有辦法。不審則已,一開始細細檢視,就可以發現在兩次篩檢過濾更正增修之後,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問題存在。
格式、別字、全半形等問題或許可以閉隻眼睛不更正就隨隨便便過去(但其實我幾乎不能忍受),但我無法接受過於擬人化的敘述,也很怕某個重要關鍵不小心被寫錯但沒有挑出來(這多少也會發生,因為只我和五個審稿之中的一個有課本),所以最後便把三審視為自己不得不一肩挑起的責任。畢竟某科共筆是和該科組頭的名字常當作等義詞互用的。(例,如果胚胎共筆很爛,大家就會說:靠,禮制鍾做那個什麼鳥共筆啊!)
再者是因為如果我不看過的話,我大概會像看其他科共筆一樣,邊念邊挑錯字邊在該部分製稿的同學和審稿名字上打叉(如果很多錯字的或重要東西打錯的話)。今天在看某科共筆的時候,讀了兩頁,看到兩個沒有勘誤過的錯(不是錯字),然後又看到顱腔被誤植為蘆腔,我就把那本共筆放下了。
所以我大概還是會開心地打組頭的話,然後一邊審稿一邊心情不爽,努力撐過這學期吧。
審稿也都害我沒時間打網誌。
說真的就是如果我又心動想再當組頭或是有點被說服的時候,拜託一定要揍我揍到我清醒。如果(不好意思讓我臭美做個假設)有人選組頭的時候提名我的話,拜託誰站起來大聲說:禮製鍾得了一種當組頭就會頭痛的病!
題外話,另外我覺得我是五科裡最苛薄的組頭,做的爛的我都直接指名道姓打出來給大家看,不像組織,雖然組頭說了重話,但也沒有人知道在說誰。但我覺得我也還算合理,內容不用說一定要好,格式標點我bbs、共筆裡、胚胎版都po過,不遵守的不是白痴就是智障,要不就是刻意要惹惱我,所以我就如那些人所願地被惹惱,也因此才會不顧一切地有時候在共筆上大罵特罵;但做的好的我也都會打說很感激,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