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校圖書館用的是自動借書機。以前(我大一大二的時候)借完書,機器一定會列印一張小小的書籍清單當做記錄,然後借書的人可以選擇留著或者放到桌上的回收盒裡。這學期開始,可以選擇不列印只在螢幕上顯示就好。
以往我借完書,領了自己的收據(我絕不放進回收盒的)之後,我會從回收盒裡拿起最上面的那張來看。有時候就可以看到認識的某個人借了哪些書,藉此來推斷那個人品味的高低(這句是亂說的)。
大多時候,翻看到的都是陌生人的收據。當時我發現很多人借的書都是以「學」或「ology(e.g. Embryology, Histology)」結尾的中文或原文書,那種大多都是厚到可以當枕頭的課本等級的書。我總想,怎麼有人會借這麼噁心的東西;尤其醫學專業的書又多的是譬如說口腔解剖之類讓人覺得不大舒服的詞彙。
不過,人就是那樣一步一步深陷其中而不自覺。這學期到現在,我借過胚胎學、大體解剖學以及組織學的課本。今天才還了一本快爛掉的解剖,換了一本看得比較喜歡的。而且每次借的時候,心情都還不錯,總想著:啊,今晚不用忍受講義上很考驗人視力的圖案和表格了。
我忘了我曾經對於只借專業書籍不借課外讀物的人很不以為然;但我現在也變成那樣的人了…所以我現在借書的時候,一定選的是不列印收據,以免留下任何證據,讓和我當初一樣自以為是的同學或學弟妹有嘲笑我的機會。這真是蠻聰明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