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共筆本來有20頁左右,被我看過一遍之後,就只剩下14頁了。實在忍不住要在邊界和圖片的大小還有排版上動手腳,所以,儘管頁數不多,這仍是一群人的心血結晶。
這次是介紹骨骼的發展,於是我特別選了一種看起來蠻像骨頭的字體,希望大家可以體會組頭的用心。不過以後不知道要去哪裡找像肌肉以及像神經的字體…
胚胎是發育成一切的基礎,先有胚胎,也才有以後的組織和大體,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先把胚胎的共筆念完,再考慮拿起其他科目的共筆。在念完14頁和念完30頁都是念完一本共筆的情形下,大家真的可以考慮先仔細了解自己20幾年前是什麼樣子,一個小時之後,便可以大聲地說:「我念完一本共筆了!」
前兩天,在圖書館前遇到富捷,他跟我說,下次他審稿大體稿的時候會放一些笑話。剎那間,我想起兩千年前孔老夫子說過的一句話:「當仁,不讓於師。」(我知道仲尼說的時候不是當仁不讓的意思,不過這是出處就是了。)於是我決定這次要在空白處放上一點有趣的東西。
這邊再補充一下胚胎製稿的原則。因為胚胎只有心酸的一學分,所以為了不增加製稿者和讀者的困擾,所以不要求製稿的同學參考課本然後補充,只要能通順並且有系統地將老師上課講授的內容記錄下來,並且融入老師講義中的文字和圖片,大致就沒有什麼問題。另外,製作共筆的時候請善用PowerCam來補足上課筆記的不足。
這次共筆我從頭到尾看了一次,自以為很厲害地作了一些文句的刪修,並且在發現錯字的時候獲得還不錯的成就感。如果你一個人在深夜的房間裡念胚胎,孤獨寒冷,盯著共筆中的某一句發愣的時候,可以想到胚胎組頭曾經也將視線放在同一個位置,那樣或許會帶來一些念下去的動力。
另外,某一天班代客氣地請我在下一本共筆的封面設計寫名字的地方。但…每個人都有倔強固執的地方,我的剛剛好就在那裡。所以,拜託大家還是自己找個位置簽上名。真是非常的抱歉。(這段很多人跟我說他們看不懂,這邊我的意思就是我不想也不願意在封面設計一個「我是怎樣怎樣的_____」讓大家填名字,這是我莫名其妙的堅持。)
最後,請原諒我的長篇大論。事後回顧的話,重點只有粗體部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