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代替編輯部部長去開系學會的各部會議,開完之後其實沒有很開心,雖然我本來因為意外地早起而有點沾沾自喜。
這個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篩選填了志願序的大一生大二學弟妹。絕大多數學弟妹的第一個或是前幾個志願填的不是國事,要不就是活動、公關。也因此這幾個部的部長便必須要淘汰掉很多人,將他們送到他們的第二志願去。(或者第二也滿了,就送到第三第四去)
有幾個人,可能曾經在某些場合讓學長姊們看不順眼,因此當寫著名字和志願序的單子傳到他們手上的時候,常常是看也不看就又送走了。於是中間空曠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張不知道要送到哪裡去的單子。我覺得這樣實在有點可憐。之中的很多人,在很多其他的活動,也都被同樣一批學長姊給剔除。
他們很可能只是曾經做錯了一件事情,或者曾經囂張了一小段時間,但就這樣永遠被貼上標籤了。我衷心為他們打抱不平,他們應該可以有更多機會的。畢竟肯好好在紙上填上志願序的,也差不多就班上一半的人而已吧;既然他們有心要加入系學會,為什麼不成全他們呢,系學會不是還缺很多人,還需要各部長私底下靠關係去挖人嗎?這我真的是想不懂。(可能有人會說,你這麼仁慈,那讓他們都到編輯部去好了啊。我是可以接受,不過因為他們的志願裡都沒有編輯部,而編輯部又是比較靜態的部門,所以我也不好隨便亂弄,再說我也只是代替部長去開會而已。)
以上這個無解的問題,就暫時告一段落。以下小記一則會對話:
「治中,你有參加去年的迎新宿營嗎?」
「嗯。」
我說完後,對方沉默了十五秒。
「你是專職隊輔嗎?」
「沒有,我是…」
刪節號不代表我省略了內容,是我當時覺得沒有必要解釋,因為我突然意會到我被人看小了。參加迎新宿營後,我的確更加意會我並不適合在台上演戲或是做一些很嗨的活動,但我的確參加了,而且我覺得我有及格。雖說對方已經刻意想將對我的輕視隱藏,但我就是感覺出來了,而且還覺得很明顯。
一般人正常的問句應該會說:「那你是哪一活的?」